10月16日,一個難忘而又重要的日子,那就是“世界糧食日”。我曾不知有這樣一個日子,可見,糧食對我們人類是多么重要啊,俗話說“名以食為天”,如果有一日,所有人沒有糧食吃了,那將會是怎樣一場災難??! 盡管糧食很重要,但是,人們卻一再的不重視,“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。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大家也許對這首李紳寫的《憫農》很熟悉,脫口而出。但是,在生活實際上,又有多少人銘記于心呢?又有多少人付諸于行動呢?雖然,你未曾下過地插過秧,但你一出生就享受金色麥穗的營養;雖然,你未鋤過草揚過場,但是雪白的大米卻如母乳般伴你成長。
隨著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和對自然環境的破壞,導致自然災害頻頻發生,糧食也越來越成為威脅到生存的重大問題。就在不久之前,非洲一些國家數以萬計的人口,在饑餓的邊緣苦苦掙扎,每天都有人在餓死,這番景象看得人觸目驚心。對于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大國,糧食問題更是重中之重。而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,不顧中央三令五申,大量的耕地被用來蓋了高樓建了工廠,逐漸形成了城市包圍農村的發展趨勢,昔日那一望無際的農田,現在也變成了座座高樓大廈!面對這樣的現實,我感到莫名的沉重和悲哀。
勤儉節約,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,浪費是一種非??蓯u的行為。這是對勞動的尊重,同時也是社會責任,更何況我國目前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,還有那么多偏遠地區人民沒有解決溫飽和貧窮,還有那么多可愛的孩子因為貧窮而不能接受教育。減少浪費并不難,在日常生活中不過是舉手之勞。只要我們存有節約的意識,其實做起來很簡單:
1、珍惜糧食,適量定餐,避免剩餐,減少浪費;
2、不攀比,以節約為榮,浪費為恥;
3、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,不扔剩飯剩菜;
4、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,盡力減少浪費;
5、做節約宣傳員,向家人,親戚,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;
6、到飯店吃飯時,點飯點菜不浪費,若有剩余的要帶回家;
7、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,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。
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經成為一種時尚,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,比如說這段時間發起的“光盤行動”充分說明了公眾對節約行為的推崇。在我們享受社會逐步帶來美好生活的同時,能夠節約一粒米、一滴水、一分錢也是個人對社會的貢獻、責任。建設節約型社會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。浪費是可恥的,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“違法犯罪”。但凡長久之事貴在堅持,勤儉節約要從點滴做起,尤其需要堅持。一個月可以,一年呢?不僅僅是對糧食,要讓節約行為自覺起來,形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。公眾要建立節約意識,惜糧、愛糧、節糧,不能只是喊喊口號,要實際的行動起來,落實到生活點點滴滴?!肮澕s糧食,杜絕浪費”我們不僅過去需要這樣的傳統.,現在更加需要。我們的糧食遠遠沒有充裕,我們沒有浪費糧食的權利,也沒有浪費糧食的條件。推行可持續發展,讓我們從“節約糧食,杜絕浪費”做起。 (企管部 王震)